无为而治论蕴含的道理水景相融才显美无为而治。积极的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态度。首先这四个字是出自《道德经》的治国理政大思想、大方略。我们上升到治国的角度来理解这四字是:无为,是君主、统治者要对自己无为,对自己的私心、欲望,对财物、疆域、美色无为。君主不要根据自己的欲望来治理国家、干扰百姓,而是让人民顺应“道”的规律来生活、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为而治”用在我们个人身上,怎么来理解呢?
无为而治论蕴含的道理? 水景相融才显美,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无为而治论蕴含的道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无为而治论蕴含的道理
水景相融才显美
无为而治。这个词或者说这四个字经常被一些面对一些困难或不顺畅时,排解内心情绪时说到。因为太烦恼了,不想管了,也不愿意去理了,所以就来了一句“无为而治吧!”。这样说得多了以后,很人就理解为:什么都不要做,顺其自然,听天由命吧。积极的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无为而治”真的就是消极的思想、态度吗?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蕴含着怎样的智慧呢?
今天给大家好好的解读一下这四个字经文。首先这四个字是出自《道德经》的治国理政大思想、大方略。是老子对君主的一种劝告。我们上升到治国的角度来理解这四字是:无为,是君主、统治者要对自己无为,对自己的私心、欲望,对财物、疆域、美色无为。老子希望我们的君主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这的身外之物上,来构思自己的施政纲领,不然老百姓会受到更多的伤害。君主不要根据自己的欲望来治理国家、干扰百姓,而是让人民顺应“道”的规律来生活、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子为什么建议这样呢?我举个故事:中国古代舜帝在统治天下时,就是用“无为”的理念来治理,使得天下太平,万民其乐融融。但是,舜也想了解真实的情况,所以就派遣自己最信任大臣到民间微服私访。有一天这位大臣来到一个村落,看到这些老百姓非常开心的大一起玩击壤歌。这时大臣就跟一位老伯感叹了一句:你们能过得这么幸福的生活,都是舜帝的功劳啊!”,这时,老伯就回了一句“舜帝是谁?我们都是自己创造的幸福生活,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舜帝有什么关系?”读到这里,大家想一下,舜帝作为一个皇帝,当时最高的统治者,如果他有很欲望,想扩大自己的疆域,想要更多的金银珠宝、美女,他就会抢夺、发动战争。这样的话,这位老伯还能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还有机会玩击壤歌?
“无为而治”用在我们个人身上,怎么来理解呢?当我们身处在公司高管的职位时,要争取做到对自己“无为”,不要过多的关注外在的名、利、地位,过多的把注意放在新闻媒体、炒作上,寄希望于炒作来把生意做大。而是要专注于自己公司的内部产品、研发,放在自己的事业上,这个才是根本、核心。我们来看今天雷军的“小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饥饿营销”只是术,是表面大家看到的现象。如果小米产品不好,你会被骗第二次、第三次吗?换个角度,即使我们不是领导、管理者,“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是告诫我们,不要过多关注外面的花花世界,不过多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相互之间的攀比心,专注于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样才能幸福、健康长久。
好了,希望这个解读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留言,提更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