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起点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学百科

全球气候变化会造成极端天气频发(专访世界气象组织今夏极端天气频发)

时间:2023-06-0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文学百科

极端气候事件正在对人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在欧洲,小麦、玉米等产量可能会下降,但可能其他地区的会补上。在东非,这个地区连续4年降雨低于正常水平,目前仍处在干旱中。目前来看,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危机的影响比较大,欧洲干旱目前来看还没有重大影响。未来,这些城市也必须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

“往回看,今年夏天太热了;往前看,今年夏天可能会是最凉爽的一个夏天。”8月17日,世界气象组织应用气象服务主管罗伯特·斯特凡斯基(Robert Stefanski)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发出警示,“如果全世界再不采取紧急行动,类似高温干旱洪水等极端气候事件未来可能成为常态。”

2022年7月,全球出现罕见高温热浪,多国报告了超40℃的极端高温。在欧洲,持续的热浪、肆虐的野火、历史性的干旱接连来袭,给民众生活、农业生产、工业经济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美国,半数以上地区都处于干旱状态,多地迎来创纪录的高温;与此同时,极端暴雨导致多州出现严重洪灾,已有数十人死亡。南美洲中部、非洲南部甚至北太平洋和南极半岛附近,7月的气温均高于平均水平。

世界气象组织此前指出,全球范围来看,2022年7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7月之一,平均温度比1991年至2020年参考期高出近0.4℃。其中,北半球陆地温度普遍高于平均水平。

“过去20年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数量明显增加。”斯特凡斯基称,这也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报告相一致,即气候变化正在导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更频繁、更严重。他指出,今年欧洲情况尤为严峻,而这也让我们对全球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

极端气候事件正在对人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对此,我们既需要采取行动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减轻它们对民众的影响,更需要采取行动加速减排、从根本上缓解气候危机。“最关键的是,行动。”斯特凡斯基强调。

新京报记者连线世界气象组织应用气象服务主管罗伯特·斯特凡斯基。视频截图

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增加,今年7月历史第三热

新京报:有人说2022年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因为今年夏天世界上许多地区经历了极端高温和漫长的热浪;也有人说展望未来数十年,2022年可能会是最凉爽的一年,因为未来可能会出现比今夏更多的热浪、更极端的高温。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说法?

斯特凡斯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种说法可能都是正确的。今年夏天,我们发现整个欧洲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热7月之一,(全球范围内)是第三热的7月。而2022年还未结束,目前刚到8月。

对于另一个说法“今年可能会是最凉爽的一年”,很不幸的是,这也是有可能的。回头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炎热的7月。但如果看一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可以看到全球气温一直在升高。

很有趣的一件事是,大约5年前,世界气象组织和许多气象领域电视节目主持人展开合作,他们预测了欧洲或他们所在的国家2050年的夏天会是什么样。我们今年夏天经历的高温,已经接近当时预测的三四十年后的温度了。

这正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问题:往回看,今年夏天太热了;往前看,若是不采取任何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很可能今年夏天会是一个凉爽的夏天。

新京报:根据你的研究和观察,全球极端气候事件是否在增加?今年是近些年来最严重的一年吗?

斯特凡斯基:我认为今年可以说是情况最严重的年份之一。世界气象组织和相关合作伙伴研究了世界各地的极端气候事件,可以看到,过去20年来,极端气候事件的数量在增加。这是确凿无疑的。但有一点,现在关于极端气候事件的报道大大增加了,需要考虑进这一因素的影响。从气候专家、保险公司等多个消息源来看,他们完善的数据也都反映了相同的情况。

欧洲今夏尤为艰难,全球极端天气未来或更频繁

新京报:欧洲似乎是今年夏天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几乎整个欧洲都遭遇了热浪、野火和历史性干旱的侵袭。今年夏天对于欧洲来说是否尤其艰难?

斯特凡斯基:是的,欧洲遭到(极端气候事件)重创。从目前的一些初步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尤其是对于欧洲而言,是最热、最干燥的年份之一。当然,美国西部地区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地区也出现了干旱和热浪。

回到欧洲,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西班牙、法国、瑞士、德国、英国等国家。往东看的话,东欧国家如罗马尼亚等,以及土耳其、希腊等国家,今年夏天的气温接近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受影响最大的基本是西欧。

新京报: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曾指出,人为引发的气候变化正在导致全球所有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更频繁、更严重。那么,今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是否在你预期之内?有什么超出你预料的情况吗?

斯特凡斯基:每次发生极端气候事件,我们都是惊讶的。但正如我们正在讨论的,2022年——尤其是2022年欧洲的情况,让我们对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如你所说,这也是和IPCC报告相一致的。

正如预测的那样,我们正在看到更多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这令人非常沮丧。对于这个预测,我们一直希望它是错的。所以,更直接的回答是:(出现更多、更严重的极端气候事件)在我们预期之内,但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从不希望它们会出现。

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来说,这是我们预计会发生的事。由于温室气体增加引发的温室效应,大气温度升高,大气持水能力增加。大气含水量增加,更多的水可以从土地中蒸发,同时天空和云层中也会沉淀出更多的水。如IPCC报告所说,洪灾和干旱就会更频繁。

这个情况可能适用于欧洲。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德国去年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洪灾。换言之,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期不会同时出现洪灾和干旱。但在不同的年份,同一个地方可能既会出现严重洪灾,也会出现极端干旱。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极端气候事件多层面影响人类

新京报:热浪和干旱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还在损害许多国家的农作物生产。因此很多人担心,这些极端气候事件会恶化当前正在持续的粮食危机。对此你怎么看?气候危机会如何影响全球粮食供应?

斯特凡斯基: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也应考虑到其他情况。以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小麦为例,世界各地都在种植这一作物,包括中国、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的小麦全部受到影响可能很罕见。在欧洲,小麦、玉米等产量可能会下降,但可能其他地区的会补上。此外,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在于生产,还在于供应和分配等方面,这些问题非常严重。

回到干旱(对粮食危机影响的)问题。在东非,这个地区连续4年降雨低于正常水平,目前仍处在干旱中。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研究了几个月了。从世界气象组织角度来说,我们建议人道主义机构如粮农组织、粮食计划署(提供援助)。目前来看,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危机的影响比较大,欧洲干旱目前来看还没有重大影响。

新京报:热浪干旱以及洪水,这些都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可见可感的影响。正如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全球粮食供应,它还有哪些潜在的间接影响?

斯特凡斯基:的确如此,野火、干旱以及洪水都是气候变化带来的肉眼可见影响。气候变化带来的另一个主要影响,虽然看上去并不十分明显,但也是切实发生的,那就是海平面的上升。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在关注南极、冰川和山脉,它们融化的速度要比预期更快。

事实上,这可能是我们很少谈及的事情,尽管整体速度相对而言较为缓慢,但海平面确实在不断上升。虽然它不如野火那般引人注目,但随着海平面持续上升,这将对上海、尼斯、迈阿密等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人群居住的沿海城市带来巨大影响。未来,这些城市也必须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

新京报: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这是否会影响海洋生态?今夏欧洲干旱也导致不少河流干涸,气候变化会对海洋生物带来怎样的影响?

斯特凡斯基:空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会溶解到海洋中,这会影响海洋的“pH值”,即海洋的酸化指数。酸化指数会对海洋生物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贝类及某些鱼类。另外,随着其他(气候)模式的改变,风海流(风在海面产生的切向力作用引起的大规模水体流动)也会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对河流、海洋的影响同样波及人类自身。例如,莱茵河起源于冰川(阿尔卑斯山区),流经德国等其他地区,是重要的运输通道。还有许多农民利用意大利北部河谷中的水灌溉农作物。如今受到欧洲干旱的影响,人类正常的物流运输、农业耕种等活动都受到了干扰。海洋生态的变化也会进一步影响沿海城市渔民的生计。

如果不采取行动,极端气候事件或将成常态

新京报:今年发生的一系列极端气候事件反映出了什么?这是否说明气候危机变得更加严重?类似今夏的热浪与干旱会成为未来的“新常态”吗?

斯特凡斯基:如果持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全世界也不对此采取紧急行动的话,那么类似的极端天气事件很有可能变成未来的常态。但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仍可以改变这种糟糕的局面,未来并不是注定的,我们可以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希望这将有助于稳定气候。如果不改变、不行动,那么类似今夏的热浪与干旱还将在未来继续上演。

新京报:面对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各国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以减轻其对公众的影响?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哪些方法来应对气候危机?

斯特凡斯基:首先,政府应努力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其次,世界气象组织强烈建议各国政府建立良好的提前预警系统,并对极端气候事件做好准备计划。例如,政府须与国家气象局以及公共卫生机构讨论热浪预警计划,与农业部门商议干旱与洪水问题。

普通民众也可以为应对气候危机做出许多努力。他们可以做更多的回收利用,出行多骑自行车。民众甚至可以主动推动政府做出改变,要求他们颁布有助于迅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

新京报:在你看来,应对气候危机最重要的举措是什么?

斯特凡斯基:现在有许多机制可以帮助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这也需各方群策群力,共同致力于减少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帮助人们适应气候变化,以及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后,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仍持续增长,我们还要在影响发生之前制定准备计划。

其实,我们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只包括二氧化碳,还有甲烷等气体。公众和政府也需努力提高能源使用的可持续性。例如,推行发展电动汽车,使用更多包括太阳能、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这些事情既可以让我们继续原来的生活,又能帮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新京报:虽然如今绝大多数人都承认气候变化的存在,但你认为气候变化问题得到公众足够的关注了吗?

斯特凡斯基:虽然我并不清楚公众关注度的具体数据,但随着世界气象组织等机构不断借助媒体向公众传递信息,以及今夏欧洲实际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这些都将给民众敲响警钟,让人们看到我们须对此采取行动。

关于气候变化,各国已有许多可以对话和讨论的机制。例如,下一次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埃及举办。现在正是需要采取更多行动的时候。如果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讨论气候变化,了解现在正在发生什么,我相信全球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得更好。

新京报:在应对气候危机的过程中,全世界的行动是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目前人类采取的措施还有哪些不足?应该如何改进?

斯特凡斯基:我想现在的问题主要在于“行动”。现有有许多帮助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每年各个国家都会出席这些有关气候变化的大会,互相讨论交流,这些都是很积极的措施。

但从公众个人到政府主体都应通力合作,看看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怎样的创新解决方案。目前已有恰当的组织合作架构,也有正确的解决问题思路,现在需要开始行动。例如,开发并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如果全世界想要做得更好,现在须立刻采取行动。

新京报记者 谢莲 栾若曦 姚远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贾宁

    推荐阅读
  • 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完整句子是什么(一起来学习吧)

    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完整句子是什么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完整句子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 父母常常吵架对孩子有什么影响(父母常常吵架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父母常常吵架对孩子有什么影响让孩子的性格更加孤僻。会让孩子对生活失去希望。由于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就会让孩子长大以后非常惧怕婚姻,甚至不想寻找人生伴侣,十分担心结婚,以后就会出现和父母一样的情况。就算结婚以后,由于自己内心的恐惧,经常也会和自己的妻子闹不愉快,时间长了,婚姻就会出现危机。

  •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剧情(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剧情简介)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剧情《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是由朴信宇执导,赵容编剧,金秀贤、徐睿知主演的爱情剧,2020年6月20日起在韩国tvN电视台播出。剧情简介精神病院护工文康泰从小父母双亡,独自照顾年长7岁的患有自闭症的哥哥文尚泰。他对突然闯入两兄弟的生活、频频缠绕着他的奇怪的女人高文英强烈拒绝,但却无法不越来越在意她。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气童话作家高文英,是儿童文学界的女王。她向他学习,她被他治愈。

  • 支付宝怎样换绑淘宝号(支付宝解绑淘宝教程详解)

    支付宝怎样换绑淘宝号搜索支付宝,输入帐号和密码登录支付宝,进入支付宝首页的页面,点击“帐户设置”。进入账户设置页面,点击淘宝会员名后面的“解绑或更换账户”。进入解绑或更换账户的界面,输入手机号码,点击发送验证码,输入手机短信验证码后,点击“确定”。会显示解绑成功的提示,这时页面自动跳转到支付宝绑定设置页面,就会看到:您的淘宝账户未绑定支付宝帐号,所以支付宝即成功解绑淘宝帐号了。

  • 连云港失业保险费如何办理转移?(连云港失业保险费如何办理转移)

    情况二:省外有失业保险费缴费记录的需要办理失业保险基金转移业务,个人可以通过“掌上12333”APP办理转移手续。

  • 生活中的减法有哪些(用分类法给生活做减法)

    罗蓓,新东方老师,主讲英语,发明了3000单词归类法,她用词性分类的方法让好多学生都轻易地记住了难记的单词,现在她所著的《化繁为简:用简单分类解决复杂问题》把她的分类法又应用到了生活和工作当中。

  • 清明祭祖流程及祭祖习俗(清明祭祖有哪些流程习俗)

    清明祭祖流程及祭祖习俗清明节扫墓都需要三叩九拜,还需要水果,香,酒等祭拜。清明节扫墓,怀孕的妇女不能参加。清明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这几天,都是国家法定的节假日。在清明节这一天去祭祀先人,大家都会带着镰刀去除杂草。烧香是清明节也会做的一种习俗,将香点燃放在坟两边燃烧,暗指先人可以吃饭的意思。在清明节去给先人扫墓,都会给先人,希望先人在下面能够有足够的金钱使用。

  • 婴儿呛奶不能马上竖抱(婴儿呛奶了竖抱)

    婴儿呛奶了竖抱1对任何一名妈妈来说,看到自己的孩子一边咳嗽一边吐奶,还一边挣扎着呼吸,都是一幅可怕的景象所以家长们早点了解呛奶是如何发生的,怎样去处理和预防呛奶就至关重要了!竖抱拍背(这个动作非常危险)2遇到宝宝呛。

  • 五十少什么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三十老)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三十岁考取明经科是年龄比较大的了,而五十岁考取了进士却很年轻,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明经易考,进士难得。出自《全唐诗》:“明经进士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言其艰难也。”《全唐诗》的编修过程是:康熙四十二年,清圣祖玄烨即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藏季振宜《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刊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