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起点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学百科

曹操的谋略和思路(奉天子真的能令不臣)

时间:2023-05-1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7 栏目名: 文学百科

汉桓帝画像东汉王朝的统治权力是豪族与皇帝共同享有的。为了生存,他们成为“流寇”,靠着武装和暴力,掠夺他人的劳动成果,以维持生计。袁绍画像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豪族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并以另外一种方式与朝廷共治。汉灵帝画像地方力量的上升,也使中央政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听说何进被杀,袁绍为了保全自己的力量,立刻率兵进宫,与宦官硬碰硬。参加关东军的首领,大都是各州的州牧。

社会流动停滞

桓、灵二帝在位期间是东汉衰亡的关键时期。据史料记载,公元157年,桓帝在位时期,全国人口约为五千多万,但到了公元280年,西晋太康时期,人口约为一千六百多万。一百多年来,人口锐减三分之二。那么为何在此期间人口会出现骤降呢?

直观感觉应该是战争所致。确实,自灵帝即位以来,各地都出现了动乱,动乱造成割据,割据发展成战争,持续了数十年之久。

汉桓帝画像

东汉王朝的统治权力是豪族与皇帝共同享有的。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土地兼并的情况,朝廷认为土地兼并是必须加以制止和解决的问题;但是到了东汉,朝廷对土地的管理没有任何明晰的概念,也不认为土地兼并是一个问题。豪族的利益是建立在土地之上的,必然不愿对现有土地进行再分配。因此,土地的兼并变得更加严重,财富也更加集中,从而对社会的流动产生了影响。

豪族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垄断了所有的权力和财富,并且将其传承给家族成员,外人根本无法参与。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人所能掌握的权力和财富越来越少,而汉朝的人才选拔方式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

东汉时期全图

“累世经学”的兴起,表明地主、富人也开始对学术资源进行垄断。东汉的经学,这是一门需要老师传授,并经过多年的反复累积才能习得的学问。只有富人家的孩子才能靠着精通经学而出人头地。他们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在学术上的造诣自然要超过普通人,而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走进官场,从而进一步垄断。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源都被一小部分人占有了,这就不可避免地阻碍了社会流动,甚至将大部分人推向下层。生活越来越糟糕,挫折感和恐慌感也在不断增加。

朝廷在扭曲的体制下更加无法发挥作用。外戚和宦官之间的争权夺利,牵扯到了外朝,最终导致了党锢之祸。朝廷里有资格有能力的官员突然减少了上千人,所以灵帝决定将官职卖掉,这样既能赚钱,又能弥补职位空缺。但是,靠着卖官获得职位的官员,素质可想而知。

十常侍作乱

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也在宦官“养子袭爵”的新政策下,向外部扩散。宦官的养子不再被禁于宫中,而是在外朝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到了地方上就和大地主或者豪族发生了矛盾,两个势力之间的争斗,从中央向地方延伸,又从地方向中央蔓延。

农民变成流寇

经历了上百年的兼并之后,土地所有者和实际生产者的关系必然会变得更加疏远。生产者不能占有土地,也就不会产生对土地的强烈认同和依赖。随着自耕农人数的减少,大多数的生产者都变成了靠出卖劳动力维生的人,也就没有必要在固定的土地上耕作。

张角画像

因此,在社会动荡的时候,下层生产者必然会开始流动,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躲避动乱,可一旦逃离,就会有两个原因让他们永远都不会回来。

一是在新的地方找到了生存和生产的基础。在新的地方,他们仍然不是地主,只是佃农,但在原来的地方也一样。既然生产和生活条件并没有根本改变,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再回去;二是很久没有找到新的地方居住和生产。为了生存,他们成为“流寇”,靠着武装和暴力,掠夺他人的劳动成果,以维持生计。

黄巾起义形势

“流寇”四处骚扰、抢掠,迫使原来在这里定居并从事生产的农民不得不撤离,寻找其他的出路,这就产生了连锁效应,最典型的情况就是被抢劫的农民主动加入到“流寇”队伍中,共同进攻下一个目标。

黄巾军发展得如此之快,一方面是因为宗教吸引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社会结构的松动瓦解。黄巾军、五斗米道是在社会分崩离析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大量农民离开土地是最严重、最难处理的一种危机。在这种社会里,大多数人都没有上升的希望,这种社会必然是不健康的。

州牧的权力收不回来

黄巾之乱,最重要的就是“各地蜂起”。这对于经历了桓帝、灵帝时期大变革的东汉王朝而言,是非常棘手的。因为党锢之祸,皇帝卖官,所以官员普遍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责任心。

如果只是一个地方动乱,还可以集中几个有能力的人来解决,说不定还有平定的可能。但突然间,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大批的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成为“流民”,然后成为“流寇”,而“流寇”的骚扰,又让“流民”越来越多。

黄巾起义

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朝廷难以应付。面对这样的局面,只能采取一个办法,那就是任命州牧,将大权交给地方州牧,以应付各地的危机。

州牧必须与当地豪族交好,或者州牧本身就是当地豪族,才能承担起维护稳定的重任。州牧要驱逐“流寇”,要阻止“流民”,就必须有自己的军队,还要有从上到下都能调动的官僚机构。朝廷必须给州牧权力,让他们解决宦官养子、皇帝卖官等问题,也就是赋予州牧阻止中央政府干涉地方的权力。

袁绍画像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豪族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并以另外一种方式与朝廷共治。这次的共治,和东汉初期的大族共治不同,豪族并没有直接进入中央,而是把地区直接让当地豪族管理。

将权力下放到州牧,再想收回几乎是不可能的。授权仓促,没有足够的时间建立一种新的地方政权和中央政权的关系。面对底层的混乱,朝廷无力应对,只能把大权交给有能力有资源的豪族,让他们来维持当地的稳定。

汉灵帝画像

地方力量的上升,也使中央政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宦官“养子袭爵”的开放,让宦官的力量从宫内向宫外扩散,地方州牧一旦掌握了大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宦官。汉灵帝末期,虽然宦官的数量依然很多,但力量却急剧下降。

其次,就是宫里的争权夺利。何皇后和董太后形成了两大阵营,明争暗斗。灵帝去世之后,何氏一党似乎占据了优势,将董太后从权利系统中剔除出去。何皇后与身为大将军的何进,虽然明面上都是外戚,但他们与东汉时期的外戚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何家并非什么大家族。何家之所以能坐上这个位置完全是因为何皇后,他们并没有强大的家族支持。

何进画像

何进以外戚的身份执掌大权后,就和外朝达成同盟,但现在的外朝已经变成了地方势力联盟,而不是以前的士族独占。袁绍家族是地方势力中最强大的,为了巩固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很自然地向何进提出了强烈的要求,以期将宦官的威胁彻底铲除。

但何进却碰到问题,他不是世家子弟,没有武装力量,只能借兵。何进向董卓借了兵。董卓的兵权在并州,是何进最有把握掌控的一支力量,所以他命令董卓将兵马调往洛阳,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实力。

董卓画像

但是,何进接下来却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他之所以迟疑,一方面是因为何家势力不大,忌惮宦官,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相信外朝。时间一长,宦官们抓住机会主动出击,张让率领一队人马在何进进宫的时候将他杀掉。

听说何进被杀,袁绍为了保全自己的力量,立刻率兵进宫,与宦官硬碰硬。凭借强大的实力,干掉了两千多个宦官。袁绍出身大族,但洛阳的局势已经到了他也无能为力的地步,因为在洛阳附近,董卓早已蠢蠢欲动。

洛阳大流亡

董卓趁乱攻入洛阳,废掉少帝,改立献帝。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给了各大势力一个借口联合起来对付董卓。一个与董太后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并州牧,竟然敢擅闯国都,擅自废帝,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董卓讨伐战

很快,各大势力就组成“关东军”,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参加关东军的首领,大都是各州的州牧。有一人例外,此人是朝廷的校尉,虽然实力不强,但也以维护少帝为借口加入了关东军,这个人就是曹操。

曹操之父曹嵩,乃宦官曹腾养子,实质上是宦官势力向外扩展的表现。曹嵩继承了曹腾的爵位,曹操被举为孝廉,成了议郎,之后又升为骑都尉,率领大军与黄巾军作战。董卓占领洛阳后,他加入了讨伐董卓的联军。董卓之乱,曹操站在宦官的立场与董卓作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有着不同背景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

曹操画像

各大势力想要联合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仅凭这一点,董卓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不得不暂时远离洛阳,还用武力将献帝和整个朝廷都绑了过来,甚至将洛阳的大批百姓也带到了长安。

史书记载被迫向西迁移的人口高达二百多万,也许有些夸张,但很明显,这是董卓逼迫下的一次大规模的流亡。自“黄巾之乱”以来,曾经发生过很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一开始是乡间的动乱,但董卓的暴行,让国都洛阳也陷入了混乱。

东汉末年割据形势

董卓之乱最可怕之处,就在于使洛阳解体,将大量洛阳人口变成流亡人口,进而引发未来几十年也无法安定下来的大流亡,而与大流亡同时出现的,必然是大劫掠。

大批的流民,在所过之处大肆掠夺。以前,州牧和豪族的统治目的都是为了防止骚扰,让生产和生活得到保障。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混乱地区,免得被战乱波及。但随着流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州牧和豪族根本无法保住自己的地盘。

三国鼎立图

州牧和豪族也只能由被动转为主动,一旦有了雄厚的财力和军事基础,就会首先扩大自己的力量,然后领着大军去其他地区“就食”。原本保卫当地的军队,也都参与到了抢劫的行动中,这使得抢劫变得更加激烈,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最后发展成了军队之间的冲突,使人口急剧下降。

奉天子真的能令不臣?

董卓把献帝从洛阳迁到长安没多久,就被王允和吕布联手杀了。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统领大军,王允也被二人所杀,长安大乱。在一片混乱之中,皇帝和一帮官员被迫逃亡。

郭汜画像

上一次,他们从洛阳前往长安,是由董卓的亲兵护送,但这一次却没有任何的侍卫,也没有任何可以招待的地方,反而要时刻提心吊胆,皇帝的威严和地位都跌到了谷底。从洛阳迁到长安,再到皇帝带着官员逃回洛阳,导致了中央政府的崩溃。

董卓之乱后,袁绍占据了北方,曹操在袁绍以南,袁术在曹操以西,这三个人的势力范围都在洛阳附近。此外,荆州有刘表,东南有孙策,益州有刘璋,西北有马腾和韩遂。主力都在中原周边,中原残破,无法再保持正规的军力。此时刘备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力量,各区域的势力显然不只有三个。

刘表画像

由此可以看出,三国并非单纯的历史事实,而是一种被构建的历史观念。汉末群雄并起,各有各的势力,把这种情况称为三国,既容易理解,也能凸显出三国之间的矛盾。于是,三国这个概念就形成了。

献帝原本打算去投靠袁绍,却被袁绍拒绝了。各方势力都吸取了董卓的教训,立献帝没带来好处,反而成为众矢之的。当时的情况是各大势力各自占据一块地盘,然后努力扩大自己的地盘,最多也就是和附近的势力有一些摩擦。可是,如果迎来皇帝,岂不是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其他势力的头号敌人。

马腾画像

献帝无依无靠,只能返回残破的洛阳。后来曹操把他带到了许都,后人分析曹操崛起的原因,认为“奉天子以令不臣”是重要的战略。不过,从董卓的先例和袁绍的抉择来看,对这种根深蒂固的认识还是持有保留意见的。

难道皇帝真有这么大的价值?有他就能号令天下?这位皇帝在九岁的时候被董卓拥立为帝,后来又被董卓带到了长安,三年之后董卓遇刺身亡,长安因为李傕与郭汜陷入了内战,献帝逃离,历经千辛万苦,历时一年终于重返洛阳。没有权利,没有靠山,连基本的尊严都没有,只有一个头衔,有了他又能如何?

孙策画像

朝廷的根基已经彻底崩溃,官僚体系也被打乱了,皇帝还怎么指挥?如果皇上能够统领各地,也不至于花一年的时间才从长安回到洛阳。

献帝的意志,从来都不是他自己的。上一次,董卓“挟天子”,先是废了少帝,然后还把他杀了。董卓一死,李傕、郭汜就“挟天子”,他们有没有尝到甜头?没有,就在他们“挟天子”的那段时间,各大势力都把董卓、李傕、郭汜这三个“挟天子”的人视为头号敌人,所以才会联手对付他们。

汉献帝画像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理论,是一种表现曹操奸诈个性的戏剧要素,说这个措施给曹操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这是经不住推敲的。

皇帝的声望已经跌到谷底,单凭迎献帝去许都,就可以把许都变成政治中心,让所有势力都归顺,这根本不符合常理。既然没有人愿意接受献帝,那么曹操又怎么会愿意呢?袁绍不想干的事情,曹操就干了。更有可能的推断是:曹操的影响力,并不是因为皇帝的出现才大涨,而是曹操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的前提下,才敢迎来皇帝。

屯田制才是关键因素

曹操脱颖而出的原因是屯田制。他知道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汉末之乱,就必须解决人与土地的问题。没有土地这个纽带,流民的问题就永远不会得到解决。曹操就是要重新构建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

屯田制示意图

屯田就是要改变军队的供给方式。军队很可能会成为有组织的掠夺者,通过战争和掠夺来养活自己。曹操则是将这一模式转变为以军队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把一部分未参与战争的士兵转变为农民,逐步形成兵、农结合的格局,为军队奠定了经济基础。

曹操还另外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召集周围的地主,让他们把自己的生产者都拉到这里来。地主在当地经营了很久,有佃户、下属,在战争中也有流离失所的危险,曹操就把他们招揽了过来。地主来了以后,还能保留原来的组织,在军队的势力范围之内取得大量的土地,地主重操旧业,恢复农业生产。土地会得到军队的保护,其中的一部分产出要上交,以此换取安全保障。

三国时期的青州、徐州

曹操统治的青州和徐州,原本是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的地方,若不想办法恢复农业,就会落后于其他地方,更别说与其它势力抗衡了。曹操的高明之处,就是他看到了这一现实,利用屯田、保护地主,建立了一个安全的农业生产基地。

在这一进程中,新的关系出现了。汉末动乱使得原有的宗族制度支离破碎,部曲与佃客是一种新的稳定关系,取代了宗族制度。

三国时期全图

部曲与佃客的区别只在于是否有军事身份。佃客参加农业生产,从事集体劳动以获得安全和温饱;而部曲还是军人,平日里参加劳作,一旦有了战争,就会全副武装跟随军队征战。这两种组织形式,既为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提供了稳定的生存条件。

开头说到从汉到晋,中国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这些人中有大部分是因为战乱、饥荒和瘟疫而死,但也有一部分并没有死,只是没有被朝廷统计。他们从国家的编户,变成了豪族的私民,是豪族的部曲、佃客,不给朝廷缴税,也不给朝廷做苦力。

曹操雕像

曹操奸雄的形象、狡诈的性格太过突出,人们常常会忽视他的独到见解。他不是仅靠狡诈和权谋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他对人和土地的关系进行了改革。正是因为这样,曹操统治的区域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才能具备足够的实力将皇帝拉拢到自己的身边,实现真正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后来的三国鼎立打下基础。

    推荐阅读
  • xbox振动怎么关闭(开机声音终于可以关了)

    近日,Xbox系统迎来了一次更新,大小约为700MB,主要是对一些系统设置以及易用性的改进。音频选项中新增了将启动声音(开机音)静音的选项,电源提示音也可调节。电源模式名称有所更改,“节能”变为“关闭(节能)”,“待机”变为“睡眠”。在主页使用西瓜键呼出的音频音乐设置选项现已可调节电视或耳机的音量。XboxAPP更新后可修剪录制视频的长度此外还有手柄固件更新以及家庭认证页面的优化等。

  • 小米电视5pro的屏幕是哪个厂的(小米电视屏幕的出厂厂家)

    小米电视5pro的屏幕是哪个厂的是京东方,在画质上,小米电视5Pro采用量子点技术,产品搭载一块4K量子点屏幕,NTSC色域覆盖度为108%,支持HDR10+与画质调教技术,并且搭载MEMC动态画质补偿技术。在处理器方面,小米电视5Pro采用小米电视与Amlogic联合研发的12nm制程工艺芯片进阶版,支持8K视频解码。据悉,AmlogicT972芯片则采用四核Cortex-A55构架,主频为1.9GHz。

  • 新手机多久关机一次(看完可算明白了)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新手机多久关机一次想让手机保持高效、健康的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周关一次机,这种状态是对手机最好的状态。一周关机一次对于手机也不会产生很大的消耗,后台的运行垃圾也不会累积很多,这种方法既可以让手机寿命得到保证也不容易减慢手机运行速度!

  • 这一刻好美(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人类最早时候的样子哥们耍帅不是这样耍的好贴心的保安这是一个失败的魔术!原来是个小美女啊!姑娘,你在说什么?哦,哥们你已经很黑了!让你摸我大哥,这特效加的有点过分了哈!这一笑要迷倒多少人大叔,这球不是这样打的整人的好方法打麻将的时候如何哄孩子乱停车的后果下雨也不怕幸亏闪的快认真工作的女同事哥们你要干什么?来吧,快跑啊这是那国的孩子?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 神武手游化生孩子培育计划(神武手游龟速孩子怎么培养)

    100心73体玲珑版龟速还魂盘丝。其实神武手游里盘丝极限龟速的孩子是不存在的,速度和速资成长都有关联。神武普陀化生那个好神武方寸天魔那个好神武狮驼天宫那个好神武龙宫魔王那个好热点文章推荐:神武36天罡杀法及队伍配置神武物理耐攻敏攻的走向千年垫底王的擂台梦大唐擂台PK技巧神武手游龙宫技能加点攻略详解神武玩家自传小说《如果宅》神武手游加点及宝石货币汇率攻略更多神武手游攻略,请关注搞趣网神武手游专区

  • 野生软枣猕猴桃是什么水果(水果界的新宠软枣猕猴桃)

    但是相较为于大规模种植的这类软枣猕猴桃,事实上假如说是在自己家里边饲养软枣猕猴桃得话,也不用考虑到相对性的一些气候异常或是是环境污染问题。软枣猕猴桃种植简易,便于种植,它的适应力很强,是在我国训化培养最顺利的一款野生水果种类之一!

  • 枣树可以扦插吗(枣树可以不可以扦插)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枣树可以扦插吗枣树是可以扦插的,不过扦插后的成活几率并不算它高。如果要进行扦插繁殖的话,建议选择温度在22-26℃的时候,也就是春季左右,这个时候插枝的话会更容易成活。扦插的枝条要选择健壮的木质化枝,差不多长度在15-20cm就行,剪下后用生根粉兑水浸泡10-12个小时,晾干后就能插入土中了。

  • 打呼噜是怎么引起的(打呼噜是怎么引起的?)

    打呼噜是上呼吸道狭窄或堵塞疾病的信号,能够导致呼吸暂停。频繁发作,呼吸过程中气流高速通过上呼吸道的狭窄部位时,振动气道周围的软组织而发生的声音,鼾声大小及节律变化很大。打呼噜的症状表现1、可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出现气促、发绀、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发生呼吸突然停止。非手术治疗要积极减肥,调整睡眠姿势,尽量采用侧卧,辅助以药物治疗。

  • 官方跨境电商培训(漫谈跨境电商之)

    官方跨境电商培训近几个月看到一些关于亚马逊卖家跳楼和封账号的新闻,且不论真假,亚马逊从2016年开始就已经一年比一年难做了。做过跨境电商的人看了真的很心疼,心疼那些没有经验的小白掉坑里被割韭菜。真诚的建议给到你们:身边要有会做跨境电商的朋友,且他肯真心带你,那你才和他慢慢学着做。不精通的人做亚马逊很危险,有可能会遭遇灭顶之灾。

  • 口袋妖怪火红版怎么通信(口袋妖怪火红版手游拿到地图后该如何使用)

    我们将在游戏之中以主角作为登场,然后我们的大木博士就会开始给我们进行介绍,接着出现我们的一个宿敌小茂将会出现。这时我们就来到了研究所,此时的博士还不在家,我们正好在这碰见了小茂,我们刚刚想要出城的时候就被我们的博士给叫住了,这时我们再跟着博士回到其研究所。之后我们再去和小茂去进行对战,然后将其轻松的战胜。但是我们在临别之前还需要前往一下小茂的家中,我们将在此处去取得关于城镇的一些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