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个男子正是李双江的大儿子李贺。去到新疆后,李双江在文工团演唱队里担任独唱演员。婚后,丁英生下了儿子,取名为李贺。在一次表演课上,梦鸽叫住了李双江,并主动表示要为老师献歌一曲。随着日益密切的接触,两人暗生情愫,在学校里,李双江碍于面子,只能与梦鸽保持距离。1990年,24岁的梦鸽毅然嫁给了比自己大27岁的李双江,婚后两人非常甜蜜,自然而然有爱情的结晶。
李双江一生德高望重、兢兢业业,而小儿子李天一却成为了他一生的污点。
2013年对于李双江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李双江先是参加了军委慰问老干部晚会,后又录制多档访谈节目,再后来又担任了星光大道总决赛评委。
这一年,李双江本以为自己的事业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可宝贝儿子李天一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一时间,网上议论纷纷,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李双江成为了大众口中的“名爹”,就连昔日圈内的那些好友都开始对他避而远之,
李双江一时急火攻心,直接被气得晕倒了,家人紧急把他送往了医院。
而这时一个和李天一母亲梦鸽差不多大的男子出现在李双江的病床前,寸步不离地照顾着他。原来,这个男子正是李双江的大儿子李贺。
李贺看着自己的老父亲一夜白了头,身为长子的他不计过往,不但为老父亲亲手包了饺子,而且还安慰着比自己小三岁的后妈。
此时的李双江算是彻底看透了这世间的人情冷暖,他可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竟是自己曾经最漠不关心的儿子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李双江吃着大儿子包的饺子,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回顾自己这一生的所作所为,泪水里可能更多包含的是后悔......
011939年,李双江出生在哈尔滨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家境也比较贫寒,家里7个孩子,他排行老三。
和其他兄弟姐妹不同,李双江从孩提时代起,就非常喜欢唱歌,在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抱里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咿咿呀呀地学着哼唱歌曲了。
8岁时就被推荐到音乐电台唱歌,母亲也为儿子的歌唱天赋而感到骄傲。
在那个年代,学校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中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好,是可以保送上大学的,而李双江正是其中一个。
就这样,李双江凭借着自己优异的成绩顺利被保送到了医学院医疗系,父亲知道这个好消息后高兴得不得了。
可读了半年李双江就读不下去了,满脑子心心念念的全是唱歌。
1959年,命运似乎格外垂青这个天生我材的年轻人,李双江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也正是这个机会,改写了李双江一生的命运。
那时高校部向全国发出通知,有文体专长的可以破格录取到北京的艺术类大学,这对李双江来说,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而父亲知道后,却相当反对。在老一辈眼里,学医是极好的,唱歌能有什么出息。本身家里就不富裕,自家有个灾儿有个病的也不用求人, 以后一辈子的铁饭碗。
李双江的父亲
父亲对李双江说:“双江,你就死了这条心吧,你要是想唱歌,我打断你的腿。”
而母亲却十分支持儿子学音乐,为了这事儿都不知道和父亲争吵了多少次:“你不要总这样,你这个老死脑筋,儿子喜欢什么,有这个本事,你就让他干,何必逼他呢?”
父亲依然说一不二,非要打断儿子的双腿。李双江和母亲在一起不知道掉了多少眼泪。在母亲的鼓励下,李双江弃医从艺,偷偷报了名。
李双江的母亲
考试时,李双江凭借嘹亮的歌喉获得了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和著名钢琴演奏家刘诗昆的青睐,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当即拍板要收下这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通过大学时期的努力学习,李双江的演唱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1963年,李双江毕业,他被分配到了新疆文工团,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歌唱生涯。
十年的新疆生活成为了他难忘的青春岁月,也是在这里他邂逅了自己的第一位妻子。
02俗话说得好,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去到新疆后,李双江在文工团演唱队里担任独唱演员。
1963年,他跟随文工团到越南进行演出,在那次表演上,李双江凭借自己嘹亮的嗓音一举夺得关注。
同年,李双江受到团里推荐,参与录制了多首红色主题歌曲,《春风吹遍黎明的歌声》在当时更是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尤其是他饱含激情的演唱,使人深受鼓舞。
优秀的李双江在此时吸引了一个女孩的目光,女孩叫丁英,也在文工团工作,只是她不是演唱队,而是舞蹈队的一名舞蹈演员。
丁英是典型的新疆女孩,长相漂亮大方,性格开朗,当两人第一次见面时,便一见钟情。
很快两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随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丁英生下了儿子,取名为李贺。
丁英也逐渐把重心从工作转移到了家庭,开始了相夫教子的生活。起初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很幸福。
但随着李双江的名气越来越大,两人之间常常聚少离多,一年里李双江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看着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的陪伴,李贺十分伤心。
每次他都哭着问妈妈:“妈妈,爸爸去哪了?他怎么还不回来?”
丁英抱着儿子安慰道:“乖,爸爸去工作了,你看你吃的玩的都是爸爸辛苦唱歌换来的,等再过段日子他就回来了。”
小小年纪的李贺只能看着爸爸的照片日夜思念,时间久了,李贺仿佛也忘记了爸爸的存在,他觉得爸爸并不爱他们这个家庭。
1971年,李双江被调回了北京总政歌舞团。那天,李贺在家中见到了想念已久的父亲,可是他什么都没有说。
只见父亲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坐上一辆车便匆匆离开了,临走前父子俩连个问候和拥抱都没有,有的只是父亲的头也不回。
李贺和母亲再次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父亲除了定时打来的生活费,很少再回来过。从前亲密无间的一家人此刻就仿佛陌生人一般。
丁英有丈夫,却独守了二十年的空房;李贺有父亲,这二十年来却没有享受过一天父爱。
就这样,一家人最终形同陌路,丁英和李双江这形同虚设的二十多年婚姻最终还是画上了句号,这个句号一点也不圆满。
离婚后,儿子李贺依旧跟随母亲一起生活,李双江则恢复了单身。
出生于军人家庭的丁英,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上,从小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严格。而李双江作为父亲,离婚后,更是把全部心思放在了自己的事业上。
对于儿子的生活和学习,李双江向来很少过问,最熟悉的陌生人也不过如此。
而此时已经成人的李贺尊重父母的决定,他不会去干涉,但他也深知母亲的不易,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好好努力,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
青年时期的李贺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在这期间,他为了能够帮母亲减轻负担,一边学习,一边勤工俭学,完全没有辜负母亲对他的期望。
毕业之后,李贺跟随父母的步伐,从事了文艺工作。他考入了父亲所在的总政歌舞团,从事幕后工作。或许这个从未享受过父爱的小伙子,心里对父亲还存有一丝丝的执念。
李贺从工作到现在,为人一直很低调,他从未上过任何公开的节目,更不曾向人提及过自己的父亲是李双江。
不仅如此,他对待工作也很认真,单位领导及同事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据说他现在也已经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031988年,在李贺刚刚大学毕业后,梦鸽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而李双江此时已是著名的歌唱家,在李双江留校任教期间,正好是梦鸽的老师。这时她22岁,而他49岁。
在一次表演课上,梦鸽叫住了李双江,并主动表示要为老师献歌一曲。看到有如此积极上进的学生,李双江自然欣喜不已。
这一曲,深深地打动了李双江的心。也正是这次短暂的交集,便有了两人日后的故事。
随着日益密切的接触,两人暗生情愫,在学校里,李双江碍于面子,只能与梦鸽保持距离。
第二年,两人一起前往青岛当歌咏比赛的评委,在爬崂山的途中,李双江看着远处的山,想到了自己和梦鸽的未来,他鼓起勇气向梦鸽表白:“梦鸽,嫁给我吧!”
这下两人的恋情曝光,他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了,但也遭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舆论和嘲讽,但他们并没有畏惧世俗的目光。
1990年,24岁的梦鸽毅然嫁给了比自己大27岁的李双江,婚后两人非常甜蜜,自然而然有爱情的结晶。
而这时还未完成学业的梦鸽一门心思地开始了养胎生活,李双江索性帮她办理了休学,让她安心地待在家里。
可天不遂人愿,两人的第一个孩子还未出生,就不幸在梦鸽腹中夭折了,为此她难过了很久,好在那段时间李双江时刻陪伴在梦鸽身边,也让她渐渐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1995年,两人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可是又是没过多久孩子就再次夭折腹中,在两人都心生绝望之际,半年后,他们再次有了第三个孩子,这让两人十分惊喜。
有了前两次的教训,梦鸽再也不敢大意,李双江也是寸步不离地照顾着,帮她洗脚、剪指甲,生怕梦鸽有半点闪失。
1996年4月,李天一出生了,当时李双江已经57岁,老来得子的他将这个孩子视若珍宝一般,十分宠溺。
当李天一刚才产房抱出来时,满脸发紫,被送往了保温箱里,李双江时刻守在儿子的身边,三天三夜不敢合眼,直到李天一平安出了保温箱。
同样作为父亲,如果说李双江的父亲是别人眼中的严父,那李双江绝对是慈父,他实在看不惯父亲那样“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
儿时的李天一完美继承了父母的优点,聪明伶俐,有着不错的艺术天分,还多次和父母同台演出。
4岁时李天一被入选为申奥形象大使,同年李双江给他请来了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让他跟随名师学习钢琴。
8岁那年,李天一想学习书法,李双江又找到了清华大学的方志文来培养儿子。
10岁那年,李天一加入了中国少年冰球队,李双江为儿子找了最好的教练,买了最好的装备。
李双江永远都想把最好的给儿子,有求必应成为了李天一日常生活的常态。
在李双江看来,有个性、有棱角才叫孩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不照着你走才是正常的,照着你走他是有病了。”
正是这样造就了李天一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性格,也才导致了李天一日后的种种影响社会的重大事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做错了事就只能付出代价。
只是父母没有教给李天一做人的道理,而是由社会教给了他,由此看来代价似乎更加惨痛。
眼看着自己视若珍宝的孩子走到如今的地步,李双江和梦鸽心痛不已。不过,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同样是自己的儿子,一个低调优秀,一个人人喊打,可能李双江做梦都没有想到。
结语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女不淑,母之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人生向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教育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父母既然给了子女生命,就要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的责任甚至大于养育。
只给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忽略了思想品行的教养,就是父母的失职。因为这样,不仅毁了孩子本身,还会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负面影响。